简介
此套件为预售套件,预计发货时间为:12月5日左右。
本产品是配套《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的教学套件,仅面向高校教育用户特惠专供产品。下单请注意:仅能以高校(含二级学院等)为抬头开具发票。如不能接受,请勿下单。如有疑问,请微信咨询客服:DFRobot_2019
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学习套件是由西北师范大学教育专家领衔团队设计开发,是“教育技术学师范生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的一门学科进阶提升课程。该课程主要针对信息科
技教师开展科技创新教育活动设计的关键能力与技能方面的培养,是教育技术师范生作好科技创新教育教学的必修课程。
无论是设计思维指导下的科技创新作品方案设计还是如何完成科技创新作品的功能,都离不开软硬件产品的支撑。
微课画面截图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学习套件配置了主控板-行空板K10,二哈识图AI摄像头,火焰传感器、RFID模块、按钮模块、舵机及人体红外热释电传感器,可以很好的满足教学中硬件的需求。

产品优势
基于国产编程软件mind+图形化编程
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活动设计的实验项目,基于中小学广泛运用的mind+图形化编程工具学习,是市面上中小学信息科技课堂中广泛运用的软件平台,对于高校后续职后能够更加快速对接上手。
Mind+是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青少年编程软件,集成各种主流主控板及上百种开源硬件,支持人工智能(AI)与物联网(IoT)功能,既可以拖动图形化积木编程,还可以使用 Python/C/C++等高级编程语言,让大家轻松体验创造的乐趣。

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和科创赛事常见硬件产品
配套产品是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和科创赛事中在市面上比较常用的硬件,是专为教育学习设计产品,从产品的易用性和交互友好性上,经过多年的市场验证,获得诸多的老师和学生的认可。
2025年科创赛事现场作品图核心产品:行空板K10
基于集成度高的编程及AI学习入门开发板-行空板K10,简单容易上手,对于非理工科类的大学生友好,并且功能丰富,可以扩展外接模块实现各种科创项目制作,也是比较广泛的运用于中小学的科创赛事的一款常见产品。

核心产品:二哈识图HUSKYLENS
二哈识图(HuskyLens)是一款简单易用的人工智能视觉传感器,内置6种功能:人脸识别、物体追踪、物体识别、巡线追踪、颜色识别、标签识别。仅需一个按键即可完成AI训练,摆脱繁琐的训练和复杂的视觉算法,让你更加专注于项目的构思和实现。

配套课程介绍
《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是支撑师范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科技创新教学与活动指导的重要专业课程。课程立足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紧扣国家课程标准与科技教育发展导向,聚焦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的核心理念、目标内容与教学方法。
课程按“从创意到作品、从作品到活动”的链条组织学习,设置六个专题:创新教育与早期培养、作品方案设计、功能实现(含过程控制与人工智能)、外形设计与制作(激光切割与3D打印)、竞赛材料准备以及活动/竞赛策划与实施。
课程注重项目化学习与真实任务驱动,结合设计思维、与计算思维和工程思维的理论与应用策略教学策略,引导师范生经历科创项目在体验、设计、制作与体验、指导过程中系统掌握科技创新教育的全过程实施路径,形成学校规划、课程方案设计、工程实现、活动组织与评价的综合能力,为未来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创新型信息科技教学和竞赛指导奠定坚实基础。
- 课程名: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
- 课时数:32~36课时
- 面向群体:教育技术/计算机师范生或相关微专业学生
本课程目前已经在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师范生及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开设。
西北师范大学线上教学平台展示课程优势
为师范教育课程改革赋能
2025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推动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
《通知》图片《通知》中多处涉及师范教育,包括修订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将数字素养、智能素养作为核心能力;师范院校要建设智慧教育中心,为师范生提升智能条件下开展教育教学的能力提供保障;改革师范生课程体系,将数字教育相关内容纳入必修课程,增加人工智能应用、跨学科教学等方面的课程比重;改革培养模式,探索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师范生诊断课堂教学行为;将数字素养纳入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考察范畴;
当前,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学校教育,师范教育也因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而改写。为此,我国多所师范院校已率先作出探索,回应“AI时代教师转型”提出的全新挑战。
该课程以“设计思维、计算思维、工程思维”为逻辑主线,以学校科技创新教育规划、科创课程开发、科创竞赛项目作品制作为成果,通过项目学习贯穿行空板K10、相关传感器执行器以及KIMI大模型的学习,通过模拟竞赛“外化”学生的能力。
课程内容涉及理论讲解、项目设计、实操演示以及学校经验分享的内容,并提供“科创小智”自研智能体辅助学习。

西北师大专业课程开发团队
课程开发团队的构成有西北师范大学教育专家、资深科创教师(成都七中初中学校、重庆育才中学校)和资深科创比赛评委(兰大附中),构成了一支教育专家+科创教师+资深评委的多元支撑的开发团队,从教育理论到教育实践落地的经验都是比较丰富的团队。
课程开发团队介绍
课程是由西北师范大学教育专家宿庆领衔团队设计开发。
宿庆:教育技术学院副院长、中国教育技术学会信息技术教学专委会常任委员、陕西师范大学学校课程与教学博士、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兼职教研员、甘肃省电化教育中心信息技术应用兼职教研员。研究方向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STEM教育、计算思维培养、项目式学习等。

团队核心成员:
江铁炜:中共党员,高级教师,兰州大学附属中学技术类教师、总务处主任、信息中心主任。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优秀教练员,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陇原名师,甘肃省技术标兵、学科带头人。
夏小刚:博士,成都七中初中学校信息科技中心副主任、教研组长,成都高新区郑长宏·夏小刚科技创新特色教师工作室领衔人。全国优秀创客教师,四川省创客骨干教师培训讲师,“高新工匠”,获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赛课获“一师一优课”教育部优课、省市级一等奖,主持、主研国家级、省市级课题6项,发表论文近20篇。
沈菊颖:重庆市育才中学校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技术教研室副主任,九龙名师,九龙坡区人工智能教育研修坊坊主,重庆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展示活动特等奖、重庆市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全国高级科技辅导员,全国“新一代人工智能教师成长营”优秀布道师,AI4T•人工智能创新型教师培育计划优秀指导教师,教育部白名单赛事全国评委,中央电教馆创客教育专题培训班授课专家,清华大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体系研究研究与实践单位联系人,腾讯未来教室项目科技合伙人。
具有32~36课时完整资源
课程共划分六个专题,共32~36课时。课程涵盖教学设计、PPT课件及案例资源、硬件器材、视频微课等。利用课堂派平台搭建线上、线下混合的课程资源平台。

documentstart
相关文档
documentsend
配送清单
- DFR0992 行空板K10 x1
- SEN0305 Gravity: 二哈识图(HuskyLens)AI 视觉传感器 x1
- DFR0076 Gravity:火焰传感器 x1
- SEN0171 Gravity: 人体红外热释电运动传感器 x1
- DFR0029-Y Gravity: 数字大按钮模块 黄色 x1
- 金属9克舵机PH2.0接口 x1
- RFID模块 x1
- RFID卡 x3
- 两头PH2.0-3P硅胶绞线 线长20cm x2
- 两头PH2.0-4P硅胶绞线 线长20cm x1
- 合格证保修卡 x1
- 塑料包装盒 x1